清酒是日本的傳統釀造酒,其風味細膩多變,適合搭配各式料理。然而,對於初學者來說,如何正確品飲清酒可能是一個挑戰。本文將從品飲方式、溫度選擇、搭配建議等方面,幫助你快速了解清酒的基礎知識。

如何品飲清酒?

品飲清酒時,建議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,以充分體驗其風味與香氣。

1、觀察酒色
  • 屬於「發酵酒」,和啤酒、葡萄酒一樣,透過酵母發酵產生酒精。
2、聞香
  • 將酒杯輕搖,讓香氣散發出來。
  • 大吟釀、吟釀酒通常帶有果香(如蘋果、香蕉、蜜瓜、西洋梨、白桃),而純米酒則帶有米香或堅果類氣息。
3、品味
  • 先啜飲一小口,讓酒液均勻接觸舌頭。
  • 注意甜度、酸度、辛口(辛辣感)、餘韻長短等風味層次。
4、搭配食物
  • 清爽型(大吟釀、吟釀):適合搭配生魚片、清淡料理(如沙拉、白肉、清蒸海鮮等)。
  • 濃醇型(純米酒、本釀造):適合搭配燒烤、炸物、濃味料理。
  • 熟成型(熟成清酒):適合搭配燉煮料理或起司。

清酒與酒器的搭配

不同的酒器會影響清酒的風味與品飲體驗,選擇合適的酒器能夠讓你更深入體驗清酒的特色。
  1. 平口玻璃杯:適合大吟釀、吟釀酒,平口玻璃杯能夠讓酒液與空氣充分接觸,能夠凸顯果香與細緻的風味。
  2. 陶製酒杯(お猪口 ochoko):適合純米酒、本釀造,幫助集中香氣,提升醇厚口感。
  3. 木製酒杯(枡 masu):傳統的木製酒器,常用於祭典或慶祝場合,帶有淡淡的木香能讓清酒的風味更加自然,適合純米酒。
  4. 細口玻璃杯(白酒杯):適合較清爽、果香明顯的清酒,如吟釀酒,能夠讓香氣更集中並提升果香。
  5. 燗酒壺(徳利 tokuri):燗,即加熱的意思。燗酒壺專為加熱清酒而設計,能夠使清酒保持在適宜的溫度,倒入お猪口品飲時能夠讓燗酒保持溫度。

清酒的最佳飲用溫度

清酒的風味會隨著溫度變化而有所不同,根據不同類型的清酒,選擇適合的飲用溫度能夠充分發揮其特色。
  • 冷飲(5-10°C):大吟釀、吟釀類清酒,凸顯清新果香、口感清新,帶來清爽的飲用體驗。
  • 常溫(15-20°C):純米酒、特別本釀造,風味均衡,米香與酒香交織,能夠保留其醇厚感。
  • 溫熱(40-50°C):燗酒(加熱的清酒),如本釀造、純米酒,適合寒冷天氣,增加醇厚感。

甘口與辛口的區別

初次看到甘口與辛口,可能會直覺以為清酒喝起來加了糖或辣椒,實際上,這兩個術語描述的是清酒的口感特徵,而不是糖分或辛辣味的添加。
甘口是指米的花果與濃醇,帶有點甘美的氣息;辛口則如英文的「Dry」,代表酒感較重,同時更為順口,清爽不膩。
清酒的甘辛度取決於「日本酒度(SMV)」,意即「酒與水的密度比」,因酒精比水輕、糖分比水重,數值越高,代表酒精度高、糖分較少,屬於辛口;反之,數值越低則越甘口。不過清酒的酸味、苦味都會影響甘辛度,日本酒度可做為大方向的參考。數值劃分如下:
  • +6.0以上:大辛口
  • +3.5~+5.9:辛口
  • +1.5~+3.4:較辛口
  • -1.4~+1.4:普通
  • -1.5~-3.4:較甘口
  • -3.5~-5.9:甘口
  • -6.0以下:大甘口

酸度對風味的影響

清酒內有機酸的多寡指標,範圍在0.5~3.0之間,常見的酸度介於 1.0-2.0 ,影響酒體的厚重感與平衡度。
  • 1.4~1.6:中庸,酒體平衡,既不過於濃烈也不過於輕淡。
  • <1.4:酸度低,稱為「淡麗」,口感清爽。
  • >1.6:酸度高,稱為「濃醇」,口感醇厚。